环保工程师的家园网站首页技术频道地图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 > 环评工程师 > 考试动态 > 2008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辅导:中国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8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辅导:中国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8-08-21 中国环保技术网 我要评论(0) 字号:T | T
一键收藏,随时查看,分享好友!

  1.医疗废物的来源及危害   医疗废物是指在对人和动物诊断、化验、处置、疾病预防等医疗活动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或液态

  1.医疗废物的来源及危害

  医疗废物是指在对人和动物诊断、化验、处置、疾病预防等医疗活动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或液态废物,主要包括传染性废物、病理废物、利器废物、制药废物、基因污染物、化学品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等。

  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排放管理不严或处理不当,会被风扬失或被雨水淋失,造成对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及对人体的直接危害。与生活垃圾类废弃物不同,医疗废物由于携带病菌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交叉传染和潜伏传染等特征,其危害性更大。国内外因地表水污染而引发流行性传染病的记载很多。1955年印度某城市因水源遭病菌污染,68%的人口受到甲型黄疸性肝炎感染;中国吉林市江北地区曾因水源污染,引起伤寒流行,400多人发病,5人死亡;中国抚顺市结核病院曾因污水污染水源,使附近居民中300多人患结核病[1] ;1986年上海市爆发的甲型肝炎,也是由于食用医院带病毒污水污染的毛蚶引起的。

  由上述例证可见,无论是从卫生防疫角度,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加强对医疗废弃物的立法和管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中国医疗废物产生量测算

  由于医疗废物来源广泛,很难准确、严格地统计产生量。通常是根据医疗机构的病床数、病床使用率以及单位病床平均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量估算医疗废物的总产生量。

  根据中国卫生部门统计,1996年中国医院病床数为310万个,病床利用率为61.5%,按每个床位1kg/d计算,当年医疗废物总产生量约为69万t;1997年为71万t.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大型外科手术的人次增多,手术切除的各类病原体增多,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中国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呈稳步上升趋势。按年增长3%的速度保守测算,2010年中国的医疗废物总产生量将达到105万t以上。

  3.中国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医疗废物的减量化、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处置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在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处置进行深入研究, 主要方法有焚烧、高压灭菌、化学处理、微波辐射、高温分解、等离子体和电弧炉等[2~4].与此相对比,中国在法律法规制定、监管体系完善、社会公众意识增强和科研投入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3.1.法律法规制定滞后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危险废物的产生、运输、储存、处置作了相应规定,建设部也早就对医疗废物提出了集中处理处置的要求,但具体的实施细则制定明显滞后,对医疗废物的产生者、运输者、收集者、处理处置者尚无明确、具体的要求。在执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等问题。

  3.2.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中国医疗废物的管理体系很不完善,没有实现医疗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处置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医疗废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有从源头得到控制。

  3.2.1.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不合理

  医疗废物监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者、实施者和监督者的协调配合。目前中国的医疗废物法律法规实施者涉及到卫生防疫、城市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部门,相互间职责不清,协调有效的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还没建立起来,缺乏必要的监管设施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3.2.2.分类收集体系不完善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实施医疗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在中国大多数医院,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偏远地区的医院,医疗废物经常与普通生活垃圾混杂在一起。大城市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工作也处于起步阶段。

  3.2.3.贮存、运输体系漏洞较多

  目前的医疗废物清运任务主要采取承包方式,清运人只负责将医疗废物运到指定地点,不关心是否消毒,与对待普通生活垃圾无异。在运输过程中泄漏现象严重,没有建立相应的运输单管理制度及储存管理制度。

  3.2.4.处理、处置设施落后

  虽然规定医疗废物必须进行集中、焚烧处理,但绝大多数医院没有标准的焚烧设施,大多是简易的土炉子,又没有安装废气处理装置,二次污染比较严重。焚烧操作工专业技能低,焚烧不完全,很难起到消毒杀菌作用。另外,处理不及时[4],或只处理临床医疗废物,其它部分仍然视同普通生活垃圾处理。

  3.3.公众对医疗废物管理知识了解不够

  促进公众对医疗废物管理的了解,提高公众的卫生和环保意识,是对医疗废物实行有效管理的社会基础。由于教育宣传不足和缺乏相关知识,公众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有的回收一次性医疗用品,重新回流到一些“三无”医院或作别的用途;有的把医疗废物露天堆放在水源附近;有些医院未将医疗废物作为危险废物对待,直接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病原体借助生活垃圾中的有机质繁殖更快,造成病毒的蔓延。

  3.4.科研投入不足与技术落后

  中国在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处置工作的资金投入、科研队伍培养和技术成果等方面,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严重滞后于国内对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日益增加的迫切需求。

  4.中国医疗废物管理的积极变化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及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医疗废物的环境无害化管理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中国医疗废物管理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沈阳市是全国首家医疗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理的大城市。医疗废物由沈阳市城建局环境卫生管理处统一收集,用封闭运输车清运,由沈阳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集中焚烧。该中心建于1997年,使用2台日处理量6t的医疗废物焚烧炉,焚烧全市214家医疗单位的医疗废物。焚烧炉的先进性表现为气化氧化型焚烧;自动进料,医疗废物不落地;焚烧炉产生的烟气经二次燃烧后,低于国际排放标准;焚烧炉残渣低于国际排放标准;用油量是进口炉用油量的1/2,并具有余热利用功能。

  广州是医疗事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水平也较高。该市集中焚烧处置点是1998年初投入使用的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采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现有3台引进美国布朗公司技术的W-W型燃煤焚烧炉,每台处理能力为12t/d,每天处理量可达24t.广州市对医疗废物整个处理过程(包括收集、运输、焚烧)的监管由环保局负责,卫生局负责督促检查辖区内医疗机构,环卫局具体负责检查生活垃圾中是否混有医疗废物。在国家和地方财政对购买处置设施给予一次性补助的基础上,广东省财政厅、卫生厅、物价局联合制订了每张病床2元/d的专项收费标准,确保了废物处置单位的长期稳定营运。

  北京市大医院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工作普遍做得较好,基本实现了分类装袋。北京市现有2家专门处理医疗废物的单位,负责处理全市70多家医院的医疗废物,占北京医疗机构数的20%.除上述城市外,天津、深圳、武汉、青岛、湛江等城市也纷纷将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处置纳入议事日程,并开始积极筹备集中处理处置场的建设。

  5.医疗废物管理原则和对策分析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医疗废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通盘考虑环境、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力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平衡;立法部门和卫生保健、环保、环卫等执法部门及社会监督部门要在明确划分责、权、利的基础上密切配合,发挥整体合力;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处置的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

  5.1.医疗废物管理原则

  根据医疗废物本身的特殊性及借鉴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对医疗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处置要遵循的原则: 全过程管理、 产生者付费、废物最小量、源头分类收集、就近处置、存储警示、密闭运输、集中处理处置原则。

  5.2.理对策

  5.2.1.强医疗废物管理法规建设

  根据我国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制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管理法规及可操作的具体实施细则。要加大执法力度,杜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问题。

  5.2.2.立完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

  在充分发挥现有职能部门作用的基础上,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综合协调管理,将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各个环节纳入整个管理体系,推行全过程管理。要加强对废物的源头控制,减少废物产生量,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要建立和完善医疗废物运输单管理制度和储存管理制度,把好运输、储存关。要加强处理处置的管理,对处理处置后二次污染的排放标准作出明确规定。

  5.2.3.实加强医疗废物的源头控制

  实践证明,加强对以医疗单位为主体的源头管理,对整个医疗废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减少一次性医疗器具的使用,坚持废物分类收集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处罚力度。

  5.2.4.持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

  要把医疗废物管理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有效结合起来,达到既保护环境卫生,又能促进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理处置工作的稳定开展。

  5.2.5.强对环境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落后的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严重制约着对医疗废物的有效管理。要加大对这方面的科研投入。对于已经研制开发和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要加强推广工作。要加快对土炉子的升级改造和更换工作。

  5.2.6.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高质量的从业人员队伍是实施医疗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既有利于保护从业人员的自身安全,也有利于提高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5.2.7.力提高公众防卫和环保意识

  大力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公众的卫生和环保意识,这对于发挥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推动全面的环境无害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管理员 TEL:400-666-4470】

百度广告
分享到:
关于考试  同类考试的更多文章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及技术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及技术论文、图纸[详细]

文章排行

本月本周24小时

热点专题

更多>>

热点推荐

资料

潜心科技创新 引领
无锡沪东麦斯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超效浅层气浮净水器及水处理药剂的专业生产厂家,其产品用于造纸、化工、印染、食品加工、制革、制药、酿酒等行业的废水处...

最新热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