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师的家园网站首页技术频道地图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评 > 环境监测 >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12-02-11 中国环保技术网 我要评论(0) 字号:T | T
一键收藏,随时查看,分享好友!

摘要:人居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这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是背景下,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城市人居环境指标体系,此评价值指标体系不仅综合了前辈们的

 摘要:人居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这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是背景下,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城市人居环境指标体系,此评价值指标体系不仅综合了前辈们的成果,并加以一点点创新。在国内外对城市综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人为本、层次性、重要性、相对性、可持续性为原则的城市指标评价体系。

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 城市人居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体系构建研究
1.人居环境简介及研究背景
人们随着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的环境的要求也自然提高了,在这城市化高速发展下,研究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为必要。同时,普通居民认识优美的、健康的人居环境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便利。
最早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可以说是20世纪50年代,是由一位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Doxiadis提出了人类聚居学,接着国内外的学者相继提出了类似的概念,如霍华德(Ebnezer Howard)在其《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的“田园城市”主张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为了防止城市的无限蔓延而降低城市的适居性,雷蒙·恩温主张在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中间用农田或绿化带隔离;而格迪斯( Patri Geddes) 和芒福德( LewiS Mumford) 则主张把城市周围的自然地区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框架和背景, 以改善居住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从而达到符合人类居住的生活需要等。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进行对适宜我国现状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吴良镛先生在我国率先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一词,这里以吴良镛先生的理论为主对我国的人居环境科学做个简单的介绍。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其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 其涉及领域广泛,是多学科的结合,它的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同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也层出不穷,一个满足人们要求的、符合人们心里需要的人居环境指标体系迫不及待。
2.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城市人居环境的内涵
对于城市人居环境,不同的研究者下的定义不同,从构成要素上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只采用广义上城市人居环境,即指以人为中心形成的,有各类物质实体和非物质实体构成的城市生存环境,能维持并不断改善人类居住、生活条件的城市宏观生存环境和微观住区环境。
2.2我国现有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但至今为止还未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评价标准。目前已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如下几种:
2.2.1中国适宜人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表1:中国适宜人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
发展
水平
人均GDP
城市
环境
水平
人均园林绿化地面积
职工人均工资
绿化覆盖率
第三产业GDP比重
城市生态盈余
经济
发展
潜力
城市发展成本指数
生活
质量
水平
人均住房面积
城市创新指数
人均消费额
城市学习指数
万人拥有的医生数
社会
安全
保障
城市二元结构系数
生活
便捷
程度
人均道路铺装面积
失业率
人均邮电业务总量
人均保障总额
千人拥有电话数
2.2.2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奖参考指标体系
包括13 个定量指标和32 个定性指标。其中定量指标包括: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市燃气普及率、采暖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城市供水普及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城市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
2.2.3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评价体系
2005 年,在对100个城市生活质量评价的基础上,正式编制了“中国城市生活质量(CQOL)指数”,综合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12 个方向考虑构建出一个多维度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对全国287 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居住质量、交通状况、教育投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命健康、公共安全、人居环境、文化休闲、就业机率等12 项评估子系统进行了量化分析。同时,首次通过互联网导入互动式、开放性的网络公众调查,开辟了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民意调查的新领。
2.2.4胡武贤中等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以湖南常德市为例,共选取了4 大类28个单项指标,构成中等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下表:
2:胡武贤中等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人口密度





构成区绿色覆盖率
人均居住面积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居住用地比重
道路清扫保洁面积
家用燃气普及率
污水处理率
自来水普及
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
住宅竣工建筑面积
工业废水排放指标率





人均道路面积
空气中TPS量
人居拥有城市建设维护资金
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
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
空气中二氧化氮含量
每万人拥有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
可持
续性
住宅投资占GDP比重
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
教育科技投入占GDP比重
每万人拥有医生
 
2.2.5其它城市人居环境指标体系
除了以上四个评价指标体系,还有以城市人居环境的住宅、邻里、社区绿化、社区空间、社区服务、风景名胜保护、生态环境、服务应急能力8个评价方面为基础的李玉鸣等人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三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作为最好综合指标的刘颂等人的吃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还有陈浮等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李雪铭等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叶长盛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
2.3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在建立一个有效的、可行的城市人居环境指标体系之前,统一的原则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普遍应该遵循的客观性、科学性、完整性、有效性原则外,以人为本、层次性、重要性、相对性、可持续性原则等原则同时也应得到重视。而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则是基于一定指标设计原则确立的, 指标设计原则取决于人居环境建设原则, 吴良镛先生认为应该体现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
2.3.1以人为本原则
构成人居环境的三大要素:人类社会、人工环境、自然环境,三者的体现的是人、地、物,并且三者关系密不可分,其中,人居于首要地位。如果没有了人,那没就不能称之为“人居环境”,所以“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构建人居环境指标体系的最基本的原则。
2.3.2层次性原则
为了更好的清楚的理解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研究系统的结构将其分出层次是很有必要的,选取的评价指标应尽可能的有层次上的差异, 不仅有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的差异性, 也要有微观( 即三级指标) 指标间的层次梯度。
2.3.3重要性原则
目前世界各国的各种统计指标、经济指标、资源环境指标等等, 为了追求对显示状态的完整描述, 往往动辄成百上千个。人居环境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如果在构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以为的追求数量,则难以达到所需要的效果。同时,在这指标数量之多中,较难操作的定性指标往往会比可操作定量指标多。基于此种情况下,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原则就是重要性原则,就是在构建指标是要考虑其重要性,不能觉得可以的就加上去,要能得到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易懂的指标体系。
2.3.4相对性原则
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在设计评价指标时, 应该全面考虑我国人口、社会结构的动态变化, 使选择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尽量与我国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化保持相对的静止,及能随之变动而变动,但在内容上总体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2.3.5可持续性原则
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物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地球上的资源又是有限的,在这时可持续是最好也是必然的选择。最终选择的指标应该体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健康, 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能够体现经济的可持续性, 也要符合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
2.4城市人居环境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本文在构建体系框架时采用三个层次,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第一层次则从人观点考虑分为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客观性评价指标分为安全性、健康性、方便性、便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六个大方面,及24个小点;主观性评价指标分为安全满意度、环境满意度、设施满意度、出行满意度、舒适满意度五个大方面及27个小点。此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总的是2个大层次,11个分层次,51个评价指标。具体的如下表:
表3:城市人居环境指标体系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安全性
犯罪率
交通事故率
紧急疏散通道
应急灾难设施
健康性
大气污染指数
固体废物处理率
噪音污染程度
饮用水标准
方便性
教育设施数量和等级
医疗设施数量和等级
商业设施数量和等级
休闲设施数量
娱乐设施数量
便捷性
千人人均公交车数量
城郊到市中心的时间
交通线路数量和等级
舒适性
绿地率
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
人均居住面积
到最近公园所花费的时间
可持续性
政府的关注程度
居住区的管理力度
居民的爱护程度






安全满意度
治安状况
交通安全状况
各种灾害的宣传和管理状况
紧急避难场所状况
警卫处的分布情况
环境满意度
空气污染状况
污水排放和水资源污染状况
工业噪声状况
生活噪音状况
固体堆弃产生污染
空地绿化状况
设施满意度
教育设施状况
医疗设施状况
商场设施状况
休闲娱乐设施状况
居住区的物业管理状况
周边的服务设施状况
出行满意度
公交设施利用
交通拥堵状况
出勤便利程度
舒适满意度
公园、绿地状况
建筑景观
清洁情况
空间开敞性
建筑物密度
邻里关系状况
文化、社区氛围、特色
 
3.结语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地方的差异性,不同的地区需要又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相应的指标体系,所以在进行人居环境评价时不能全部的用别人建立的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价。上诉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没有依据具体城市而定的,只能用于参考,不能直接用于实践,如要让其具有实用性,则必须将其放置于一个具体的城市内,并加以修改才能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周志田等, 中国适宜人居城市研究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2004, 14,(1)
【3】       刘颂等,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城市规划会刊,1995,(5)
【4】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评价体系2006年9月第36期
【5】       胡武贤等,中等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以常德市为例, 现代城市研究,2004, (4)
【6】       李王鸣等,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以杭州城市为例, 经济地理, 1999, (4)
【7】       宁越敏等,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城市规划,1999年,第23卷第6期
【8】       陈浮,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城市规划,2000年第24卷 第7期
【9】       李雪铭等,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论研究—以大连市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 第12卷 第6期
【10】   叶长盛,董玉祥,广州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热带地理,2003年3月 第23卷 第1期
【11】   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 第3期

【责任编辑:管理员 TEL:400-666-4470】

百度广告
分享到:
关于环评  同类环评的更多文章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及技术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及技术论文、图纸[详细]

文章排行

本月本周24小时

热点专题

更多>>

热点推荐

资料

CLT/A型旋风除尘器(
泊头市宏大除尘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坐落于运河城畔的洼里王工业区,是一家从事设计 生产 制造 研发于一体的环保除尘企业。公司成立于2008年,地处北京、天津、济...

最新热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