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管理团队 加入我们
发表文章 客服中心
 |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水行业 | 大气治理 | 综合频道 | 软件下载 | 供求信息 | 技术论坛 | 环保设备 | 
新闻热点 | 国际动态 | 环保产业 | 环保科技 | 氧化沟专题 | SBR专题 | 环境评价 | 环保图库 | 清洁生产
生活污水 | 工业废水 | 净水纯水 | 脱硫除尘 | 工业废气 | 供暧通风 | 设计软件 | 电子书籍 | 图纸方案
载入中…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保技术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动态 >> 新闻正文
经济竞争和环境竞争
作者:佚名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5 11:11:19
  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然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宏观调控手段的削弱甚至失灵,却极易引发经济乃至社会领域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科学发展观的阳奉阴违、地方权力意识的极度膨胀、缺乏全局和统筹观念的恶性竞争,已使这样的矛盾和问题在环境领域日益凸显出来。 
  超过90家跨国公司上了在我国污染环境的“黑名单”,成为最近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据发布这一名单的中国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主任马军介绍:“现在已经超过100家了。” 
  震惊于这一现实,公众纷纷指摘这些跨国公司的双重环境标准,谴责一些外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和所谓环境道德的虚伪。 
  舆论和媒体的指责体现了社会对这些身负美誉却名不副实的大公司的愤怒。但在愤怒之后,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不良现象的孳生必基于适合的土壤。 
  这些跨国公司和国外企业降低自身环境标准、罔顾中国环境法律法规是果,而许多地方政府在恶性竞争思想的左右下,为谋求招商引资和GDP增长的政绩不惜开门纳污和闭门藏垢才是根本原因。 
  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一场资本竞争,而生态环境,正是这一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趋于匮乏、环境日益脆弱的今天,经济的竞争,正逐渐演变为一场环境竞争。 
  对于这样的竞争,选择大抵只有两种:或者不计成本与后果地竭泽而渔,或者可持续发展地永续利用。 
  不幸的是,当前许多地方政府仍然固执地选择了前者。正是出于这样的选择,他们才对这些大公司、大企业的环境行为不闻不问。庇护自不待言,为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积累竞争的物质资本、追求自己的政绩,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竞争、企业竞争和引资竞争上为占据优势,随意降低或抛弃环境保护标准,出台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土政策”,甚至对环境执法横加干预阻挠,为这样的利税大户也是污染大户“保驾护航”。 
  这一选择虽然可以在短期内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相对的竞争优势,但当资源消耗殆尽、环境满目疮痍的时候,积累的物质资本将消耗一空,支撑经济建设发展的环境资本将所剩无几。为恢复和重建资本系统,还将付出高昂的成本和代价,在区域竞争中,最终将陷于落后和贫穷。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这样的恶性竞争在我国大部分区域和地区成为一种集体行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也将因环境这一重要资本的流失而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将高消耗、重污染的企业转嫁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是在经济竞争中,对本国环境资本的一种保护。换言之,是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着环境竞争。同时,近年来,我国一些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屡屡因不符合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或产品在本国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而受挫,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发达国家与我们之间的环境竞争。毫不夸张地说,经济竞争中的环境竞争,将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并对中国的未来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显而易见,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问题,或者对环境的竞争做了自以为是的曲解。过分注重经济竞争,却没有看到经济竞争背后的环境竞争。在竞争中我们选择的是燃烧,而别人选择的是积累;我们选择的是破坏,而别人选择的是保护。这样的鲜明反差,将使我们最后在国际竞争中因积重难返而无力回天。区域和地区间罔顾环境的恶性竞争,将对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害,对此,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必须由内抓起,矫正竞争观念、规范竞争行为。要督促地方政府科学认识并正确营造投资和创业环境。将局部竞争同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将地区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将眼前发展同长远需要统筹起来。在环境保护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应增加关于营造投资环境的规定,明确要求不得以降低环境标准为代价,明确提出所有招商引资企业必须达到的环境要求,明确规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引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企业和地方政府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要建立与在华跨国公司、外资或合资企业所属国家的环境信息交流和公开制度,设法通过有关部门开辟畅通的渠道,将这些公司和企业在中国的环境行为定期通报给其所属国家,让他们在其他国家的环境行为被本国人知晓,从而影响他们的经济、社会信誉,影响他们的股票上市、信贷融资等。这方面,跨国公司的国际反贿赂体系颇值得借鉴。据介绍,身为零售业巨头的某知名跨国公司,因首席执行官被指证违反公司职业操守政策,接受了供应商的商业贿赂而使公众形象陷入巨大危机。越来越多的本国人做出自己的选择,消费者甚至投资人都开始“用脚投票”。 
  我们必须认识到,跨国公司不仅参与着我们的建设,同时,也在参与着这场区域与区域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我们的竞争理念和手段,决定着他们的参与行为和方式。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版权申明:本站引用因特网上的资源尽量注明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马上做出明确答复。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站内新闻搜索
     
    我要发表评论
    姓 名: * 游客填写  ·注册用户 ·忘记密码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新闻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05026622号 客服:有事您Q我! 技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0769-23066976 13580987451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06 中国环保技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