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管理团队 加入我们
发表文章 客服中心
 |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水行业 | 大气治理 | 综合频道 | 软件下载 | 供求信息 | 技术论坛 | 环保设备 | 
新闻热点 | 国际动态 | 环保产业 | 环保科技 | 氧化沟专题 | SBR专题 | 环境评价 | 环保图库 | 清洁生产
生活污水 | 工业废水 | 净水纯水 | 脱硫除尘 | 工业废气 | 供暧通风 | 设计软件 | 电子书籍 | 图纸方案
载入中…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保技术网 >> 新闻资讯 >> 国际动态 >> 新闻正文
告别2006:环境问题成亚太地区热点
作者:佚名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31 9:41:33

  - 见习记者 白晓威 综合报道

  基本建设的模式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的消费模式。亚太国家在水资源、能源、卫生、交通等基本建设中,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必须放长眼光,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亚太国家亟需“绿色成长”模式

  12月22日,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ESCAP)指出,亚太地区的环境压力已经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亟需尽快转型到“绿色成长”模式。

  亚太经社委员会在题为《亚太环境状况》的最新报告中说,亚太地区在环境方面已经在“寅吃卯粮”,“先发展,后清理”的经济成长模式可能使亚太各国在环境方面债台高筑。

  报告指出,虽然亚太各国都制定了环保政策和法规,但环保的进展却赶不上污染的蔓延,应当尽快转型到“绿色成长”模式,控制污染,在生产和消费方面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亚太经社委员会执行秘书金学洙说:“我们发现,本地区最不发达国家对‘绿色成长’呼吁的响应越来越积极。这些国家认识到,从长远看,除了走‘绿色成长’的道路之外,他们没有什么别的选择。”

  机动车发展将影响气候

  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一份研究表明,未来25年内亚洲机动车辆排放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将是现在的三倍,而且这还是在对目前道路交通扩张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做出的最乐观估计。

  这份名为《能源效率与气候改变:对亚洲陆路交通的思考》的报告警告说,交通带来的空气污染和拥堵水平将进一步扩大,直至严重影响人们的有效出行和货物有效运输。

  该报告对未来25年亚洲的运输和气候转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也对目前和未来亚洲地区运输业排放温室气体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新兴亚洲中所有国家目前的人均机动车拥有量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随着这些国家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水平将迅速提高。

  例如,未来30年内,中国的小汽车和越野车数量可能将是目前的15倍,即1.9亿辆。印度汽车数量可能会增长为目前的13倍。同期相应地,中国道路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量预计会增加3.4倍,印度会增加5.8倍。

  亚行地区可持续发展局局长宾度·罗哈尼称:“要想在减缓运输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进展,需要各方广泛的合作和参与”。他说:“必须全面解决问题。这意味着要改变现有运输模式和改善城市发展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人们需要出行的距离和频率。”

  更聪明的公共卫生工具提供“答案”

  12月18日,亚行发布了一款名为“更聪明公共卫生工具:如何清洁你的公共卫生和污水”的工具包。这个新电子工具包将用于促进改善亚太地区公共卫生状况。

  据亚行和其他开发伙伴近期的研究报告《亚洲水资源观察2015》反映,亚太地区公共卫生改善总体上进展缓慢。公共卫生投资缺口是饮用水设施投资缺口的三倍。亚太地区38亿人口中有20亿人仍然无法享用适当条件的公共卫生,其中的16亿人都生活在农村。缺少经改进的公共卫生设施——厕所、化粪池和排水系统——导致了水体传播疾病高发。

  亚行水委员会主席阿江·塔潘介绍工具包时表示,这是一款重要而且及时的工具,特别是距离2008年——“国际公共卫生年”越来越近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这一工具包包括一张CD和一份附加的小册子,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30多位专家为该工具包案例研究做出了贡献。该工具包包含了公共卫生政策、融资、社会参与和技术选择方面的设想和可行方法。另外工具包中还装载了网站链接、资源,以及其他一些对规划和管理人员来说有用的资源。

  领导该工具包开发的亚行高级供水及卫生专家西萨瑞姆说:“商业通常不是亚行或其大部分客户国的选择,但现在是尝试新方法的时候了,如果这些方法奏效,那就可以推广。这个创新工具包是亚行促进创新及与合作伙伴开展创新工作的一项尝试。”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  
    版权申明:本站引用因特网上的资源尽量注明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马上做出明确答复。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站内新闻搜索
     
    我要发表评论
    姓 名: * 游客填写  ·注册用户 ·忘记密码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新闻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05026622号 客服:有事您Q我! 技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0769-23066976 13580987451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2006 中国环保技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rd.